第1248章 搞个实验-《1979黄金时代》
第(2/3)页
黄晓明先开口,他公司就是干这个的,道:“首先我表明观点,我绝对支持对软件的版权保护,严厉打击盗版!”
“早在80年代初,我们公司规模还不大,软件是个新鲜玩意。我和同事们包括科学界都很乐观,认为用不了多少年,中国就可以成功开发并大量出口软件。
当年我们推算的是,中国每年能赚取100亿美元的外汇收入!
到了1983年,同事们开发出了第一批国产计算机软件。我们信心满满啊,结果没有销路,发出去的征订单悄无声息,摆上柜台也无人问津。
当时西单科学书店有一个软件专柜,我们去调查,发现不是没人买,而是一种软件的销量只有几套而已。我们进一步调查,心凉了半截。
我们畅想的是每台电脑装一套正版软件,但实际情况是:他们只买一套,再破解、复制出几百上千套。
我们反映情况,直接打到了国务院,但反映了也没用,那会连版权法都没有呢。
后来呢,这种现象非但没有得到制止,反而愈演愈烈。我一位同事已经放弃了雄心勃勃的开发计划,说研究它有什么用?等评职称时算一项科研成果,也就这点用处了。
而我们畅想的创汇100亿美元的推算,也成了笑话。”
黄晓明的开头让气氛变得有些沉重,继续道:“十几年了,我们现在也没有多少软件可以出口。相反,倒是国外的软件充斥着中国市场。
中国没有自己的软件,就必须购买人家的软件,我们必须付出高额费用,还伴随着歧视、限制、敲诈!
比如国内的一家飞机制造厂,想从美国引进一套计算机软件。国际市场上的价格是一二百万美元,但对中国,对方要价是3000万美元!你们没听错,是3000万。
双方谈判了多年,美国人说:‘你们有好几家飞机制造厂,卖给你一家,等于同时转让了好几家,所以要多收钱。你们还可能利用这套软件干别的,所以要收更多的钱。”
同志们,我每次说起这事我都……”
黄晓明停下来,缓了缓情绪,还是个性情中人。
他巴拉巴拉摆事实举例子,强调国家一定要发展产业,做我们自己的软件。与会者的观点大体一致,立即有不少人声援,且补充说法。
陈奇也道:“关于国外软件充斥中国市场,我想说一下。”
“我们现在普遍缺乏一种认知,好像觉得我们白嫖洋人的软件是占便宜。我说一个概念,叫用户习惯和市场份额。
目前市面上的国外软件大多是盗版。盗版对美国公司伤害其实并不重,他们在进入中国之前已经赚够了,而中国软件市场还很小,处于萌芽状态。
他们为的是开荒,用盗版迅速扩大用户数量,占据市场份额。用盗版跟我们国内的产品竞争,打压我们生存空间。当越来越多的用户习惯使用他们的软件时,市场自然是他们的市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