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入学九月巧逢薛-《红楼之莫等闲》


    第(2/3)页

    在皇帝看来,他在方外修道十载,能有几分能力苦读这诗书,索性就给个身份,到这国子监刷个履历、懂几分道理,也好方便今后入朝为官!徐穆秋也不挑肥拣瘦,他没什么古文功底,想参加这科举,本就要从头再来!

    徐穆秋回府后,将玄宗让他入学国子监的事情告诉了祖母张氏、母亲金氏,两人听了也是有几分高兴的,毕竟自家孩儿能学上几分学问也是正道理。

    几日间紧忙操持出几套上好的文房四宝,并备好马车、书僮等一应配置。徐穆秋的国子监求学之路就这样开始了!

    秋去春来,寒尽暑往。时光匆匆流逝,转眼间,来到了第二年夏末,徐穆秋回家至今已近一载。他到这国子监读书也有九月余,期间收获颇丰!

    徐穆秋虽没半点基础,但却有宝镜在身,最初先是用余下的善功提升了宿慧,再去看那四书五经,只觉神清目明,通读个三、五遍便能倒背如流,再深读几日,又能融汇贯通、举一反三。经义破题如有神助,策论有前世支撑更是不在话下。入学三月,便在监内考试中摘的头名,国子监祭酒、博士、助教皆惊为天人!

    国子监祭酒李守中,也就是荣国贾府二房大奶奶李纨的父亲,常常对徐穆秋成了个荫生这事,扼腕不已,直言徐穆秋当有状元之才!但这荫生身份注定对他是份阻碍,若他独占鳌头,不管他有怎样的文采,定难以服众!

    徐穆秋其实并不在意,也常与李守中玩笑道:“先生,读书这事,本就为了明事理,知善恶,这鳌头占与不占,我终归是有官当、有份家业承的,何必有这执念,夺人机缘!”徐穆秋这话说的洒脱浅白,李祭酒听后深觉此子为人赤诚,反倒是是更加看重于他!

    国子监也是有假期的,分为旬假、田假、授衣假,旬假是十日一休,田假多放在五月农忙之时,授衣假放在九月授衣之时。徐穆秋在国子监的日子是极为畅快的,每日遨游在书海,都会有新的收获,让他沉迷在打怪升级的快感中。旬假时便会约上三五同窗饮酒作诗,畅谈古今。只是唯一让徐穆秋未曾想到的是,忠顺王府那蠢蛋世子,竟也被发配到国子监,与他同班。

    但同窗的情谊并没有使两人的关系得到改善,就因长处一地,弄得积怨日深,每每遇到便是针锋相对、火药味十足!抛去往事恩怨不提,一人常是头名,一人稳居末尾也可能是那世子挑事的诱因!

    今日,国子监通知监生已至授衣之时,徐穆秋等学子早已准备妥当,那助教话音未落,学子便四散开来,归家去了!

    不多时,徐穆秋便已坐上了归家的马车,此时正与多日未见的珠香与香菱闲谈。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