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凡事皆要提前谋划。 这样,当事情来临之时,才不会手忙脚乱。 打下庐江郡,黄御很有信心。 李儒、司马懿、文聘、黄忠...哪个也不是‘吃干饭’的。而对面,好像没什么出名的人物。再加上,刘勋的胡乱指挥,将大好的局面,打造的一塌糊涂。 以优对劣,岂能不手到擒来? 可是,坐稳庐江郡,黄御的信心,就不是那么的充足了。 黄御不得不承认一个问题——治理一郡之地,他是真的没什么经验。 大的方向上,黄御可能会根据一些后世经验,制定出最好的改革措施。可是,在小的方面上,黄御就有点力不从心了。 同时,他麾下的文臣,虽然很有才华,但大多都偏向于军师谋略,很少有‘治地能臣’。 因此,这个刚刚奋力抵抗他的龙舒县县令赵福善,都能成为他看重的对象。 他的才华怎么样,先不说。 至少,在龙舒县中,这赵福善,是具有一定的号召力的。 做到这点,就行了。 唉,没人才的日子,苦啊! 想想那些世家大族的弟子,就是有优势啊! 大旗一举,众多人才便慕名而来。从来不用担心这些问题。 像赵福善这样的‘抵抗者’,杀了就行,何须费这些心思? ...... 大约半个时辰之后,候五匆匆而来。禀告道:“公子,大喜啊!” 黄御放下手中的事务,道:“何事?快说!” 候五:“军师派人送来消息,他们在断牛岭,取得了极大的胜利。 黄忠将军亲自带人攻破大阵,徐晃将军只用了一招,便将对方的主将杨生,斩于马下。 此战共俘虏将士三千一百余名。现在,军师等人正押着他们,往临湖县而去...” 黄御思索片刻后,说道:“告诉文聘将军,按计划行事。‘破虏营’所属,立即启程。” “你去告诉苏飞将军,让他率领江夏军驻扎在此,迎接‘破虏营’的水军及攻城器械。 待集合之后,分出六千人马,由甘宁率领着,前往六安县城外等候。那里,可能是块‘硬骨头’。要好好的啃一啃。” ...... 两日后,临湖县城下,黄忠及徐晃部,在城外摆开阵型。 虽然城内的庐江军,大约还有五千余人。而黄忠及徐晃所属,仅有接近于三千的人马。 但是,他们并不害怕。 相反,他们斗志昂扬,一脸的激动之色。 大好的军功,又要来收一波了。 这是钱! 这是职位! 按照李儒的吩咐,黄忠及徐晃要在军队之中,寻找一个嗓门大的,身材瘦小的,说话还比较有震慑力的将士出来。 这要求,可真把这两人给难住了。 最大的难题是——身材瘦小的。 ‘破虏营’的将士,选拔标准高,伙食好,做到这点,真不太容易! 就在此时,黄忠及徐晃看到了前来传信的候五。 这家伙,不正合适吗? 常年的奔波工作,让他的身材,保持的很好。同时,他的那张嘴,整天传消息。谁还能比他更具有震慑力? 至于嗓门大这个要素,就不是那么重要了。 因为黄御发明了一种东西,叫做‘喇叭’。说白了,就是铜皮圈成一个圈。能极大地增加声音的响度。 于是乎,黄忠及徐晃,默默地走向了候五... 一刻钟之后,候五站在临湖县城下。心中暗道:“要不是徐晃将军的一两黄金和黄忠提前答应我,不能‘秋后算账’,我能干着破差事?” 候五拿着铜皮‘喇叭’,开始说道:“城中的庐江军听着,一个时辰之内,赶快出来投降。要不然,过期不候!” 李儒:“???” 我说的三个时辰,怎么变成一个时辰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