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作为兵部尚书,作为朱允熥麾下的官员,他不说做的有多么优秀,但也算是合格的。 但是兵部掌管的,却是大明军队之中的组织架构,还有日常的训练,纪律监督,以及将领的选拔任命等。 另外就是军队的名册,国家的防御,战略的调整等,都是兵部的责任。 甚至调动兵马,也需要兵部的命令,至于五军都督府,则是去实操的人,也是带兵打仗的人。 朱允熥想要将兵部的职责,还有兵部尚书的任命情况给改了。 变成以后的军队将领担任,相当于是后勤的职责。 但却也不是没有坏处,这些人若是也换成了军队的人,那以后军队就真正的自成一个体系了。 若是军队做大的话,兵部的人不去监督,那可能会造成极其严重的影响,甚至可能会让将领做大,将军做大。 朱允熥之前的时候,还一直在犹豫着,不过现在,也没有继续犹豫什么了, 改变是必须要改变的,不能将军方的后勤,将领的调度选拔,全都交给这些文臣们。 可以有文臣,但是不能全都是他们说了算。 而兵部尚书,此时也开始了汇报, “回禀陛下,殿下,如今我大明各地的边军,内地的卫所,京城的京营,总兵力在二百四十万!” “其中有一百九十万,是我大明卫所兵力!” “日常屯田,战时作战!” 朱允熥还有上面的朱元璋都在听着,这个数目,已经很多了。 在前些年的时候,甚至数目更多,更大,达到了二百七十万的规模。 不过记录的是这么多,但是能动用的,最多也就只有一百八九十万的样子! 其他的,要么就是镇守,那么就是有特殊的使命,任务。 到如今,不管是朱元璋还是朱允熥,都精简了不少军队。 如今记录在案的,也就只剩下了二百四十万,其中有多少都是种了很多年的地,那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怕是如今也有不少内地的卫所,已经没有多少战力了。 毕竟常年没有什么战事,还指望他们能没事的时候就去训练不成? 不过也不可能就这么取消了,还需要后续的调查。 “这些军队之中,在北方的九大塞王镇守的重镇之中,就已经达到了一百二十万的规模!” “整体军队,着甲的大军有八十万!” 这里的着甲,也是有一些甲胄,简单的东西,皮甲之类的,都给算上了,不是朱允熥自己打造的大军。 “其中,骑兵二十五万!” “另外则是殿下的新军,如今规模达到了十二万!”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