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朱盛庸合上书,转身看向爸爸。 爸爸一幅有秘辛要说的样子:“阿庸头,你说外公对你好吗?” “阿公对我好的呀。”朱盛庸私以为,外公对他是真的好。高二时给他买了一辆大凤凰不说,小时候还亲手给他用废料木头做过玩具手枪、三轮车,还用心地挑出最周正的小葫芦,掐下放老给他当玩具。 “阿公对你妈妈好吗?” 朱盛庸不敢贸然回答了。 本来,外公对妈妈极好。妈妈养下哥哥后身体羸弱,茶饭不思,外公特意将珍藏了快十年的阿胶,偷偷取出来,送给妈妈,还细细交代了如何吃效果最好。 妈妈正是靠着那块阿胶,才恢复正常食欲,并逐渐健康起来的。 “大姨妈对你外公够恶劣的吧?两个舅舅平时对你外公不闻不问的吧?逢年过节带着礼物看望外公的人是谁?是你妈妈呀。”爸爸声情并茂,几乎要落下泪。 朱盛庸心儿咚咚直打鼓。 大姨妈从不掩饰她对外公的怨恨,她不仅阻止自己的两个孩子周末去看望外公,也拒绝外公去看望她的两个孩子。她顽强地切断娘家的联系,靠一己之力抚养大两个孩子,并将他们培养得很出色。 朱盛庸几乎认定,是大姨妈对外公的仇恨,给予了她力量。 若说起两个舅舅对外公不闻不问?朱盛庸不敢苟同。实在是距离太远,舅舅们一个家境不富裕,没有闲钱来回坐几天火车;另一个有闲钱却身负要职走不开,都属于有心无力,无法苛责。 记忆中,妈妈确实是几个子女中将“孝敬”执行得最好的人。她跟依附于外公的小阿姨不同,她是独立的。当她带着礼物去看望外公时,确实是在回馈外公的养育之恩。 她经常用饱含赞誉的语气讲外公的丰功伟绩,鼓励孩子们多跟外公接触,自己也身体力行学习外公的勤俭节约和物尽其用。 她小时候跟大姨妈一样受尽忽略,却不以为意。每每说到这一点,她总是不遗余力地为外公开脱,说外公实在太忙。外公忽略他自己的子女,是因为有一颗大公无私的心,一门心思为厂里的员工谋出路,舍小家,为大家。 朱盛庸确实能感受到,妈妈是敬仰外公的。 可,一向维护、敬仰外公的妈妈,到底做了一件什么事,使得外公跟她翻脸,不肯再看到她,且用“大逆不道”去形容? 得不到小儿子朱盛庸的回答,丝毫不影响朱爸爸继续说下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