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为富婆组局-《上海凡人传》
第(2/3)页
朱盛中清了清嗓子:“她家在古北新区有一栋大房子。古北知道哇?上海最早的高标准涉外社区。”
古北新区在上海西南角,那里生活着大量日本居民。
朱爸爸摆了摆手:“因为她有套涉外房,你就改变主意了?”
“她有两套。”朱盛中露出男版蒙娜丽莎的微笑,“每套都在150平以上。”
朱爸爸牢牢闭上嘴巴。
朱盛中继续:“她还有一辆捷达。17万买的。”
“所以,你遇到了一个富婆?”朱盛庸提纲挈领。
朱盛中继续保持微笑。
“富婆能看上你?”朱妈妈反问。她眼中,长子走到今天实在是个错误。而且错误发生得措手不及,堪称失败。
朱盛中沾沾自喜:“我身上,肯定有她看上的价值。”
朱盛庸看着哥哥。哥哥穿得山青水绿,头发剪得十分有型,发胶抹得一丝不苟,谈笑间风流倜傥。
他本来就生得英俊,五官周正,眉眼之间有一种男子的英气。看上去极其赏心悦目。富婆爱上他的皮囊,也不是不可能。
问题是,富婆会去做安利吗?
朱盛庸对这个问题存疑。只是近年来,他越发懒得争辩,尤其懒得跟善于跑题万里和强词夺理的哥哥争辩。
他不时看向妈妈,言外之意很明显:要跟哥哥说兰婷怀孕的事情吗?
朱妈妈隐秘地摇了摇头。
日子在朱妈妈的秘而不宣里继续前行。
这一天,朱盛中表示要请小伙伴们去逛泰康路。“小伙伴们”的名单,即马骏大年夜鼓动出去的那一批人。
朱盛庸没意见,只是有些好奇。哥哥明明“出身名门”——上海中学读了7年,大学读了3年,竟然没有结识下属于自己的朋友。换作是他,肯定“广交豪杰”。
上海城市规模不断在扩大,曾经的城市边缘,变成了市中心。那些在老城市边缘建立的厂区,则关停并转,因此释放出不少土地和空间。
泰康路两侧的工厂,在打浦桥的环境整治和其后的产业结构调整中闲置下来。
这片街区保留着原有的里弄风貌,自1998年起,被一群艺术家看中,逐渐变成了工艺品特色街。两年后,泰康路210弄有了后面名动上海的题名:田子坊。
朱盛中相邀同龄亲友同逛泰康路时,这条短短几百米的泰康路还叫泰康路。
泰康路每日总是熙熙攘攘。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