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漏算-《上海凡人传》


    第(3/3)页

    正好听见妈妈说她年后辞职不干了。他也完全没意见。

    父母的财务跟他的完全分开,他不问父母攒了多少钱,父母也渐渐不问他攒了多少钱。而他,每个月住家例行给饭钱,随着涨新而涨饭钱。

    大家都衣食无忧,区别只在于账户上钱的多少。

    在朱妈妈的主持下,朱爸爸起床采买起年货来。贴窗、贴对联什么的,已经来不及,干脆不贴。

    大年三十晚上的年夜饭,朱家三口,当寻常日子一样过。

    除了朱爸爸觉得有些丧气外,朱妈妈和朱盛庸表现得挺平静的,仿佛生活理当如此。

    饭后,朱爸爸坐在被窝里去等春晚,朱妈妈坐在小方桌前记账,而朱盛庸坐在小书桌前给博士毕业在即的李礼刚写信。

    “礼刚,2号线去年通车之后,上海有了第3条轨交线,不过,并不叫3号线,而是叫‘明珠线’。那些坐地铁去上班的人,在人们眼里是很时髦的人。我每天坐班车上班。”

    “礼刚,你能想象吗?现在买上海的房子,可以退税,还可以送蓝印户口。房价不便宜,但也不算买不起,可真要下决心买一套,还是不容易。

    怕房价会跌,怕期房交不了房,也怕欠了银行的钱还不出。我决定了,等我再攒十万,我准备眼睛一闭再买一套。”

    “上海继大兴土木、市容大变化之后,街头冒出了很多书报亭,我偶尔会买一本《大众软件》看看,每次买都很心疼,女孩子们买起时尚杂志来,好像眼睛都不带眨的。

    书报亭里除了杂志,还有很多报纸,晚报,晨报,都市报……这些报纸都会卖到脱销。我算是亲眼看到sh市民对精神生活的需求了。”

    朱盛庸凝思想了一会儿,继续写。

    “总结来说,2000年有一件全民振奋的事,也有一件令我感怀的事。

    全民振奋的事是,上海准备申办2010年世博会。

    令我感怀的事是,我出生的南市区和hp区合并,上海从此再无南市区。”

    写完这一行,朱盛庸还想跟老友分享一下他的存款金额,朱爸爸在隔壁连声叫起来:“快!春晚开始了!”

    朱盛庸想,还是凑一点节日的热闹吧。毕竟他也期待来年生活能有质的变化。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