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聪明是新式……-《上海凡人传》


    第(1/3)页

    第201章  聪明是新式……

    (展示咱们阿庸头个人魅力的一章,供与股民切磋,不爱股市的可以掠过)

    2009年,股指从底部的1600点,涨到了3400点,粗略算涨了100%。那时候,很多人还没有从6000点的灾难中恢复过来,朱盛庸已经赚了50%。

    “我的第一个经验之谈:股票和债券是对冲的。它们涨跌是相向的。作为投资者,你总是去买便宜的那一个,卖掉贵的那一个,这样你就可以保证立于不败之地。”

    在陈静静的督促下,朱盛中重重写下“债券”两个字,并在后面画了三个感叹号。

    “经验二:用前辈理论指导实战。

    我是一个从来不看书得人。2007年,为了研究怎么投资股市,我特意买了一本巴菲特推荐的股票投资入门书,叫《一个聪明的投资者》。

    是巴菲特的老师在1934年写的。很老的书。李礼刚帮我在美国网站上买到,寄回来都了一个月的时间。”

    《一个聪明的投资者》的第一个章节就谈了如何投资债券——因为这是一个风险相对较小,收益相对有保证的投资。

    朱盛庸看后,认为整本书就说了一点:低市盈率。

    当你和银行利率进行比较,20倍的市盈率就相当于5%的回报,超过20倍就不用买了。这就是巴菲特老师的想法。

    “后来,我又看了巴菲特的《滚雪球》。”

    巴菲特的投资有个关键词:净资产。把公司统统卖掉的钱,就是净资产。如果买进的价格低于净资产,即使股票不涨,把这个公司统统卖掉,价差就是利润。

    巴菲特在书中对它描述为:好比一个人吸香烟,扔掉了,你把它捡起来,再吸最后一口。

    “巴菲特说他要买股价低于净资产的公司。我当时很奇怪,这种事怎么可以发生?结果在股市大跌的时候,这种事比比皆是。”朱盛庸的脸上,散发出一种奇异的自信光芒。

    “股市是动态的,过去的经验没法原搬照抄。但是那些经过时间检验的理论,尤其是基于相似性格的成功者说出的理论,是非常有指导和借鉴价值的。”

    当朱盛庸侃侃而谈时,朱爸爸也被吸引了过来。他痴迷地听着,尽管全然听不懂。他只是发自内心地高兴,高兴他的孩子比他更厉害。

    能听懂的朱妈妈反倒进进出出,不怎么在意。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