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上海凡人传》


    第(2/3)页

    朱盛中惊呆:“那要是再过6年……”他有点不敢想。

    “6年翻倍是运气,一般要七八年才能翻个倍。运气不好的时候,恐怕要十年才能翻倍。”朱妈妈一本正经纠正。

    朱盛中已经心理失衡,酸到崩溃。

    但朱盛中马上调整表情,假装没有打探过弟弟的市值,并且绝口不向陈静静提。

    收购不是一句话的事。

    被媒体人士形容为“蛇吞象”的江阴同行收购金鹏,没有个一两年的时间,完不成收购过程。

    从排位上看,江阴长电科技在全球封测行业排名第六,金鹏排名第四。从财务报表上看,金鹏的收入是长电的近2倍,总资产的收入是长电的近2倍。江阴同行需要借助外力,才能够完成这场海外收购。

    在金鹏台湾子公司重组剥离后,江阴同行派工作人员进驻金鹏。

    一旦完成收购,江阴同行将跻身全球前三。

    从发布收购信息,到完成真正意义上的收购,耗时约两年半。

    “是不是应该伺机购买江阴同行的股票啊?”

    金鹏搞定一切手续,即将搬厂,在上海办公进入倒计时时,林彬曾于一个工作日这样问朱盛庸。

    林彬以前还能自主自己的工资,随着孩子们纷纷长大,小师妹开始朝他伸出魔爪。身为孩子的爹,他又没脸拒绝。窘迫到极致,忽然想起身边坐着个理财达人。

    “爱谁买谁买,我是不买。就金鹏这烂摊子,年年亏损到姥姥家,江阴居然还贷款收购。脑子进水!”

    “战略!这里面有战略意义!”林彬重申。

    朱盛庸耸耸肩:“我不懂。我只赚我懂的那部分的钱。”

    林彬叹气:“我啥都不懂,难怪我啥钱都赚不到。”

    江阴同行对金鹏完成收购,要大搬家之前,上海办公室内的员工要重新签一份劳动合同。不愿意去江阴的和公司不愿意续签的,则领补偿金走人。

    一直宣称自己生活富裕的杨,颠颠跟去了江阴。与丁克妻子过上了分居两地的生活。他的妻子表示要辞职,跟到江阴去,因为“不相信杨守得住空房”。

    杨无奈之下,只好每周周末风雨无阻返回上海。周五下班后开车回沪,周一绝早起床开车奔赴江阴。

    那时候,朱盛庸已经做了全职奶爸。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