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东宫之忧-《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真相》


    第(2/3)页

    “万岁爷——”副总管太监邢年从东厢出来,见康熙和张廷玉站在殿门风口儿上,风把衣袍吹得老高,急急取出一袭玄狐镶边夹斗篷过来,披到皇上身上道,“外头风大,万岁爷当心着凉呵。”

    “朕心里火着呢!”康熙把斗篷摘了下来,递给张廷玉道,“这斗篷朕赐给你——在养心殿当值也好披一披。朕虽上了年纪,身子骨似乎比你张廷玉还略好些。”他又转对太监,“邢年,去毓庆宫把王掞、朱天保叫来,带着太子的授课本子,朕要查考胤礽的学业!”

    “扎!”

    张英离开毓庆宫去上书房做宰相以后,就是王掞接着做太子胤礽的师傅。王掞比张英只小七八岁,所以也是花甲之年的垂垂老臣了。他学富五车,却又近视、固执得不近情理。他应召前来,在养心殿内就连连磕头,口喊“万岁”,其实这时康熙并不在殿上,而在东暖阁。康熙大笑着把他唤进暖阁,要李德全去眼镜库挑一副眼镜赏他,眼睛就瞅着张廷玉说:“这位老王头,跟你令尊一样,也是该致休了,太子说人手少,就留了下来,误了他的天年。老王啊——”他这才转过头去,“这是太子的意思,你可不能怪朕。”

    “言之差矣!”王掞接过李太监递给的眼镜,戴上,正容道,“皇上乃天下圣君,太子为天下国储,本是共体连肢血肉不分,岂有分开说的?皇上、太子对老奴的知遇之恩,奴才也顾不得颐养天年了。”

    康熙叫王掞来,本想问问太子最近常在宫内与侍卫宴饮之事,一见王掞开口闭口“皇上、太子共体连肢”,便不好深谈,倒是王掞提出最近东宫全部换了侍卫,有违常规的黠问。康熙装糊涂道:

    “换了吗?佟国维兼领侍卫内大臣,如若真换了,他有这个权。”

    王掞一时瞠目结舌。康熙接着道:

    “朕八月十九离京去承德避暑山庄,你身体不济,就不必跟班太子去了。现在刑部王士祯出缺,满尚书桑泰尔也要出缺。朕想,你的太子太傅不动,再加一个刑部尚书实缺,也算补偿吧!上任之事不急,待朕从承德回銮后视情形再定。”

    王掞跪谢过龙恩,心里却是犯愁:今天圣上怎么了?要把我跟太子分开,却又不把我打入冷宫,太子未来命运究竟如何,这是他所关心的。

    “衡臣,”康熙不再理睬王掞,转对张廷玉说,“你把八阿哥递的折子拿来,朕要朱批。”

    “是,”张廷玉回应一声,忙到正殿取来折子。康熙略一凝神,提笔醮了朱砂,风行雨骤写道:

    览奏心慰之至。但愿所奏是实。惟处分似觉轻缓,尔素性如此,朕

    不以为怪。提狱官麻进吾得赃卖命,原拟绞决,应改斩立决。司官周德

    明、刘芳等十七人,应革职永不致用。桑泰尔、唐赍成失察之罪仅拟革

    职留任,亦属失当,着二人革职,发往西宁军前效力。所遗刑部尚书一

    差,着由太子太傅、大学士王掞实补,满员另拟。

    钦此!

    康熙撂一眼王掞,把诏书递了过去,说道:

    “朕要借重你这幅老骨头——你去主持刑部吧!刑杀 失当,上干天怒人怨,再不能出现‘宰白鸭’之惨剧,你好事为之,有什么难处告诉朕。”

    王掞捧了谕旨,谢过隆恩,踉踉跄跄走了出来,心里品不出何种滋味。好像皇上不要他再管东宫的事了,却又不免他太子太傅。他蓦然想起《春秋》云: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王掞刚退出去,年刚二十出头的朱天保走了进来。张廷玉是头一次看到这个太子跟前的“红人”,年纪这么轻却在太子跟前三年了。看他身材修长,一脸英气,言谈举上均十分得当。

    “臣,朱天保叩见圣驾!”说完,跪伏在地静待问话。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