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喜今日, 金瓯一统万年清! 歌舞声中康熙徐徐下轿,在太和殿檐下南面,一边向跪着的耆老挥手呼喊:“平身,平身!”一边倾听吉祥的歌声。因听到“一统万年清”,猛地想起了江南名士、曾写名噪一时的《昆明池》、《鉴湖隐》和传奇《女昆伦》的戏剧家裘琏,便转脸问张廷玉道: “传旨裘琏来京,到了没有?” “万岁细看,”张廷玉低声指点说,“他在第三排,七十八岁高龄了,他比钱塘写过《长生殿》的洪升,还年长一岁,可洪升作古十六年了,他却健在。旁边是王鸿绪,也已七十七岁,都是高龄老人。” 康熙看时,果然见着那白发幡然的裘琏。从裘琏他又想到穷途潦倒,酒醉落水而死的洪升。洪升曾是王士祯的学生,做过国子监生,他以唐玄宗、杨贵妃爱情悲剧写成的《长生殿》一剧,曾风靡京城。二十八年因在皇后丧期演出获罪,削籍回乡,却壮年早逝。幸而裘琏和那一贬再贬的王鸿绪,倒还精神矍铄,稍觉安慰。 马齐见康熙怔怔的,便道: “万岁,请赐宴吧!” “哦,”康熙惊醒过来,忙点点头坐了首席,吩咐道,“都坐下来,快开宴吧!”回头对张廷玉道,“衡臣,你去叫裘琏、王鸿绪,还有梅文鼎,此外,挑年龄最大的布衣,再请一两位过来,同朕共饮聊天。” 刹那间热闹起来,几百名太监从御膳房提着、举着食品盒鱼贯走来。八冷盘、水陆奇珍玉馔一会儿摆上桌,布成奇巧花样。胤祉为首,下面胤祺等二十多个皇阿哥执壶捧盏,先至太和殿下首席为康熙上寿。 康熙瞄了一眼众阿哥,应来的还有没来,因问胤祉道: “老四和老八怎么没来?” “回阿玛,”胤祉躬身回答,“四弟在御茶房照料茶水,立时就过来。八弟嘛……最近身体不适,怕冲了万岁的喜,只好告假了。” 这时,张廷玉领着裘琏、王鸿绪、梅文鼎和两名号称百岁寿星的布衣过来了,一齐跪下去向康熙请了安。康熙立即起身扶起百岁老人,唤道: “快快请坐,今天是千叟宴,敬老尊贤,朕才六十九岁,是你们的小老弟,不必拘礼,吃好喝好啊!” 王鸿绪是致仕旧臣,八十九岁的梅文鼎是著名天文学家和数学家,已是康熙多年老友。唯戏剧家裘琏和两位百岁老寿星布衣,皆首次靓见皇帝,免不了拘谨不安。张廷玉一一介绍后,康熙回头对胤祉一班皇子们说道: “这些老人都是朕请来的贵客,犹如家人。你们子侄辈理应分头去各桌轮番敬酒——不可勉强,有用不惯大曲酒的,用点红葡萄酒也罢。唉,只可惜在朕身边共过事的元老,今儿来的人太少了。” “是嘛,”老十胤礻我给父皇斟了一杯红葡萄酒,一板正经地道,“也真可惜。昨天儿子听说魏东亭魏老伯去世了,别说主子,就是我也难过了好一阵子呢!” 康熙怔了一怔,抿了一口酒,便放了杯,脸色甚是凄楚。站在康熙身后的张廷玉和马齐顿时明白这老十的用意,抬头看胤禟,正目光幽幽地盯着康熙窃笑。张廷玉心想,这些个不孝之子啊,不自禁打了个寒颤。 康熙倒也沉得住气,决不与这干包藏祸心的儿子们生气。他强装笑脸,给各位老人敬了杯酒,对裘琏笑道: “千叟宴不可无诗,你是戏剧大家,该带个头呀!” 来自浙江滋溪的七十八岁的裘琏,擅长戏剧,亦工诗文,向康熙躬身一揖,笑道:“蒙圣主赐宴,小民献丑了。”说罢,吟诗一首: 驾鹤方嫌鹤背轻, 却缘霖雨阻瑶京。 犊裈漫倚垆头卓, 蠹简难凭住下彭。 大海波澜原有主, 仙家眷属岂无情。 祗应独抱蟠桃实, 撒手篷莱自在行。 “好,好!”当过《明史》总裁的王鸿绪,起伏浮沉,在康熙面前自然有话要说。遂也吟道: 朝衫脱后一身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