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狩猎仪式(2)-《蚁的世界》


    第(2/3)页

    蟑螂一般短粗扁平的体型,前胸几乎呈正方形,体色上呈现出杂乱的黑褐色碎斑,加上一对巨大的锯齿前足,这的确是那只树皮螳螂——如果不是它没有了脑袋的话。

    我们都没有经历过这样震撼的一幕——一只顶级掠食者,需要我们整个部落出动才能应对的庞然大物,就这样被啃掉了脑袋。

    而且它还活着,虽然没有头部,迟早会死,但它现在还活着,站在原地,警惕的举起大刀准备保护自己。

    是谁吃掉了它的脑袋,又让它如此恐惧的警惕呢?

    ——我是分割线——

    话外音:很多朋友看到这里已经猜出来了,这是一只在交配中被吃掉脑袋的雄螳螂。

    传统研究认为,吃掉配偶是螳螂交配活动的一个环节,雄性为了下一代会不惜牺牲自己的性命。但这并不准确。

    一些研究是支持这个结论的。螳螂是广食性的掠食者,基本上什么活物都不会拒绝,只要能抓住。不管是昆虫、蜘蛛,还是青蛙、蜥蜴、老鼠或者鸟,都在螳螂的捕食记录中。雄性螳螂对于雌性来说,当然也可以算是美餐一顿。

    在一项对勇斧螳的研究中,实验者将雌性分成三组,通过喂食控制它们的营养状况,用以分析弑夫行为对后代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营养不良的雌性生产的螵蛸(螳螂的卵块)重量会大打折扣;但如果让这些如狼似虎的雌螳螂吃掉配偶,它们的螵蛸重量能得到明显的提升。实验记录揭示了没有进行这项实验的原因——吃得好的雌螳螂基本不吃配偶。

    而对于另一种螳螂——地中海虹螳的研究直接对比了吃配偶和没有吃配偶的雌性,却得出了另一个结果:吃掉配偶的雌螳螂并没有产下更多的卵。

    总的来说,对于饿得两眼发直的雌性来说,雄螳螂是送上门的食物;但是对不那么饥渴的雌螳螂来说,可能真不缺这一口吃的。

    而雄螳螂也不会为了后代主动牺牲自己!雄性螳螂接近雌性的时候,总会小心谨慎,从背后悄悄接近。当差不多进入雌性的攻击范围之内时,会找准机会一口气跳到雌螳螂背上。如果尾行中的雄螳螂被对方注意到了,他们往往会落荒而逃,对于被配偶吃掉这件事,雄性是会极力避免的。毕竟保住小命才能有更多交配机会,留下更多后代。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