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 清理邯郸(下)-《楚时归》


    第(3/3)页

    而拉拢的,则是在邯郸有起码数十年声望的士族。

    最后,孤立的,则是那些既没有什么家族背景,同时也没有太大权力的人。

    当然,这些人,日后肯定还是有一部分人会被夏桓拉拢,另一部分被彻底打击掉。

    至于为何不是现在动手,无非是因为人心难测,夏桓还不太清楚,这些人里面,那一部分人是可以用的,哪一部分人是天生反骨。

    像是那些在邯郸有声望的士族,拉拢除了可以稳定邯郸的人心,同时也更好控制。因为,他们的根就在这里,谁掌握了邯郸,他们就向谁效忠。

    反倒是那些无根之人,就算是到时候反咬夏桓一口,只要能跑掉,夏桓也不能奈何他们。

    而且,孤立了的这些人,反而同样是给他们一个自我表现的机会。

    只要有些眼力劲,主动帮助投靠夏桓,夏桓自然可以重新任用,甚至重用他们。

    没错,现在的赵国,不需要那些多么贤能,有抱负的人,反倒是需要那些骑墙派,风吹哪边倒的那种。

    只要楚军还占据着邯郸,就不必担心这些人会反咬一口。

    当然,上述之中,都是对文臣的处置手段。对于那些将官,尤其是真正掌握着实权的人,夏桓可就没有那么好说话了。

    要么,放下手中的兵权,安心当个文官,或是富家翁,要么就人头落地。

    幸运的是,赵军之中,真正的有志之士并不多,大多数人在楚军登门后,便立刻选择放手兵权。

    只有少数几个人,宁死不屈,不但对夏桓破口大骂,更有甚者,仅仅只带着区区几十个家仆,便敢冲击楚军。

    当然,这些人自然也是没有多少好下场的。

    正如之前所说,夏桓不需要有志之士,他只需要墙头草。

    但是,军中也不是没有例外的,诸如和李延交好的,或是曾经在李延部下的,夏桓都选择了高抬一手,给了他们一定的权力。

    然而,这些人不仅没有欣慰,反倒是甚是惶恐了起来。

    那人钱财替人消灾,自然,拿了夏桓给的好处,不办事怎么可以呢?

    于是,李延的定阳候府上,几乎每天都有人拜访,还都是他曾经的好友或是部下。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