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章 孙传庭的信使-《奋斗在明朝末年》
第(3/3)页
马屁拍的恰到好处,焦源搏颇为自得。
酒是男人之间联络感情的最佳调剂品,不管是文人还是武人,几碗酒水下肚,话都会多起来。
男人之间的话题离不开女人,离不开天下大事,即便你不懂,也要模棱两可之间地回应几句,这样才显得自己不跌份儿。
刚开始,李原还以为王腾不通文墨,所以并没有畅谈什么太过高深的东西,可等到后来,李原惊讶地发现,王腾不是不懂,而是不想多说。
无论是天文地理,还是风土地貌,王腾都好像亲身经历一般。
众所周知,王腾不过二十岁的年纪而已,他的阅历从何而来?
了解的越深,王腾身上的谜团便越厚。
子不语怪乱神,对于星君下凡的说法,李原跟焦源搏都是不相信的,那么,王腾一定是遇到名师了!
对,一定是这样,只有这样才可以解释为什么王腾在两年间的时间里仿佛脱胎换骨一般,军事、内政样样精通,而且时有灵光一闪的时候。
水车灌溉的盛况,在赶路的途中李原已经见识过了,当时他还特意走到栅栏外查看了一番。
要不是防备的军卒再三驱赶,说不定李原还要仔细上前摩挲摩挲。
只有懂农事的人才会明白水车对于百姓的重要性。
根据李原的估算,一架水车足够将三百亩田地的产量提高两倍!
这概念颇为惊人,什么时候,陕西要是夜能有这样的水车就好了。
在李原想来,能够改进水车大行推广的人物,一定是当世大才,可后来他再散打听,才明白这灌溉的水车竟然是王腾搞出来的。
当时李原就惊呆了……
酒桌上,借着酒劲,李原提起了水车,哪曾想焦源搏竟然打了个哈哈支吾了过去。
粮秣可以借,但水车却不可以。
孙传庭与焦源搏的关系还没有达到“授人以渔”的程度,眼下,“授人以鱼”已经很给面子了。
李原颇知进退,当下闭口不提水车的事情,又这么闲聊了一阵,李原便告辞离去。
等到李原离开,焦源搏便意味深长地看了王腾一眼,嘴里道:“惟忠呀,你猜猜看,李原这一次为何来?”
“孙传庭孙大人踌躇满志,依我看,他肯定不是来借兵的”
“喔?那你说他是来干嘛的?”
“如果我猜的没错,李原是来借粮的”
焦源搏“哈哈”大笑,道:“好你个王腾王惟忠,连孙传庭的心思都你都能琢磨的这么透彻,真不知道若是被为人自负的孙传庭知道了,会不会羞煞自己”。
感慨了一番,焦源搏又道:“嗯,没错,李原是来借粮的,那你说,这粮秣究竟是借,还是不借?”
王腾正色道:“粮秣自然是要借的,不过,怎么借却大有乾坤”
焦源搏大为好奇,“喔?何解?”
“陕西乃民变滋生之地,新任巡抚孙传庭长于练兵,若能资助他,日后定然是一大助力,不过,山西贫瘠,两三年之内粮秣绝难自给自足,与其说是借,倒不如说是赠”
焦源搏拧起眉头,道:“也罢,这么说来,这粮秣是非给不可了”。
王腾微微颌首,旋即话音一转,道:“不错,正是如此,不过粮秣是我们辛辛苦苦积攒下来的,自然不能白给,须得让他付出一些代价才好”。
焦源搏虽然秉承君子之道,但也不是可以“欺之以方”的腐儒,王腾说的虽然有些势利,可却也是为了山西着想。
这样以来,焦源搏自然不会责怪王腾,当下只是闭口不言。
有时候,不说话其实就代表了无言的认可。
焦源搏不反对,王腾自然再无疑虑,他鼓动三寸不烂之舌,嘴里道:“陕西自古多铁矿,大人若是能够与孙传庭孙大人商议一番,我们可以用铁矿换粮食”。
焦源搏皱起眉头,道:“孙传庭毕竟是在清剿龙空,我向他讨要铁矿,传扬出去岂不是有趁火打劫的嫌疑?”
(未完待续。)u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