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九章始乱终弃-《疯道人》


    第(2/3)页

    李云笑着回道;“父亲十几年没来六安了,这里变化挺大,文庙街早已不是印象中那样,那个两层酒楼一层就有十张桌”

    李镖头吩咐“把那个酒楼二层包了”李镖头说完带头走出了房间

    鼓楼所在的那条南北走向通道叫鼓楼街,被称为街实在有点勉强,充其量也就是一条巷子

    街道两边房屋的间隔仅有两丈宽,房屋大多是木制的,守着大别山不缺少木材也有少量砖瓦房,大多是近年翻建的,还有为数不多的石砌房屋≠街房屋有四成多是二楼,除了酒楼上下层一体通用,余下地多半是商住两用,一层店铺二楼住家

    两面人家都没有院落大门直接开在街面上,由于房檐伸出过长和街道的走向原因,两边住户一天见不到多少阳光在几家楼房连在一起之处◆光已经是奢侈品,只有丽日当头时阳光才会恩赐的光顾一会

    然而就是这么一条狭长的街道,竟然是六安城最热闹的地方,寸土寸金

    街道两边摆放着不少小吃摊桌也有招揽客人喝茶聊天的茶桌,活动的铁炉子上陶罐里水蒸气推着壶盖嗒嗒响,壶嘴喷着气柱发出哨音

    说书的相面的,摆放着几件锈迹斑斑的青铜器和陶器地摊编筐编篓出售自家手工针线活地,贩卖自产的瓜果梨桃小贩更有一两处摆放着刚刚捞出淠河鲜活的水货引来人围观

    做孩子生意的摊贩最受欢迎,既好看又好吃的糖果五彩斑斓的小螺号,手一摇拨楞博楞响的小鼓,各种花哨的风车,含在嘴里的竹哨,许许多多小玩意让孩子们围着不忍离去

    他发现小摊小贩虽然很多却很懂规矩,他们靠着两边人家墙根一字排开,没有人在街中间占道

    李云告诉他这里是六安军最大的集市♀些摊贩都是城里人每天城门一开启鼓楼街就变得热闹起来摊贩比晚上至少多两倍,大多数是乡下人卖蔬菜水果鸡鸭鱼肉,乡下人和城里人一样守规矩

    他看了看两边墙根向前延伸的人群问;“这么说早晨集市要延伸出很远?”

    “集市基本还这么长,只是几个巷子口拐弯处也会有商贩,街道两边做小买卖人就像过道蚂蚁一个挨一个,明天早晨公子就会亲眼见识‘百尺游丝争绕树一群娇鸟共啼花’那个场景

    李镖头笑着说;“老朽第一次来也觉得很纳闷,做生意的人把街道两边店铺的门都快堵死了只留下一人进出的通道在饭庄里喝酒问过店家,店家说这个风俗已经有百年的历史”

    “这个风俗晚辈还真是头一次听说堵住门口店家会同意吗?”

    “店家说正统十四年,岭南发生黄萧养谋反造成了大批流民,有一部分安置在了六安有一户人家住在淠河边以打渔为生,一天进城晚了平时摆摊地方被别人占了,他看见一家酒楼门口很宽敞就把摊子摆在那里,其实并没有占多少门前的通道店主不干了告到了衙门,当时州官实地查看后,当着几百人留下了三句话就把案子结了公子能想到官府是怎么判的吗?”

    看到对方摇头李镖头接着说;“州官对店主说‘不是你的房门开多大门前就都是你的,本官在任三年没有一个客人吃完鱼状告店家酒楼里有鱼腥味,鱼涤在门口客人想吃鱼你都不用出门,这点小事都计较客人会怀疑你对他们也会锱铢必较’”

    他情不自禁的笑出了声“这个州官还挺开明的,就是有点偏袒一方”

    “这是州官对店家说的第一句话,第二句话是说给卖鱼的‘每个人都吃鱼但不吃生鱼,就因为生鱼有腥味,你个人习惯了鱼腥味不能要求别人也跟你一样,你做生意别人也在做生意,生意人讲究和气生财’”

    他感叹道;“州官不是那种迂腐人,虽然没有判定双方官司输赢,却已经结了案!”

    李镖头笑着说;“州官来了不到一盏茶的功夫,留下一句话‘你们觉得自己有理可以去大堂击鼓’ 就打道回府了从那以后商贩再也没有因为地盘发生过争执,谁家门口做小买卖的多,生意反倒更红火,这个风俗就这样延续了下来”

    三个人说着话不知不觉到了文庙街口,刚走进街口不远就看见了秋剑和张师傅迎面而来,李云把父亲和公子交给二人,自去酒楼安排酒宴

    这几天云龙镖局的镖师们很清闲,他们分住在南门城外相距十几丈远的两个客栈,镖师们只在客栈里闲聊,很少出门进城

    这是他和李云提的建议,在城里住宿的费用高,还要受到进出城门的时间限制长时间奔波无果镖师们已经有点心理焦虑,有必要休整一下

    今天已经是他到六安军第四天也是他到镖队被劫实地探查的第三天

    镖队被劫处靠近小高岭主峰三里多地,一个叫小黑沟地方,离着石婆店七八里地

    小黑沟据说是因为经常有黑熊出现而得名官道在两山夹空底部通过,夹空很宽有一里多地,官道贴着一侧山根,另一侧是荒草甸子〗侧山上长着参天古树

    从石婆店出来,官道就掉进了沟底,从一个山沟串到另一个山沟,有时也会爬上一道很矮的山梁,但很快又回到山沟里

    官道也并不是没有能走马车的岔道在树木稀少处时常有马车压出的车辙,骑着马循迹而追,走不出一两里地就又回到了官道,

    这条官道他已经走了两遍,第一次是和李镖头父子秋剑还有张师傅◎天顺着淠河向上游一直走到东西淠河汇合处,因为道路不好走回到南门外客栈已经夜半

    今天李云和秋剑顺着六安军南去故埠镇官道沿路访查去了,淠河上游有一处距离那条官道只有四五里地,虽然从河边通往官道的小路很不好走∨师傅也查访过但是他还是不放心

    李镖头和张师傅被他借口两个人坐骑脚程不快,影响他来回速度为由留在了客栈,其实里面还有一层意思,李镖头两个人年纪已不是当年,他不忍心……

    太阳刚刚偏西他已经回到了淠河渡口,一个叫韩家渡的对面今天还是没有什么发现

    往天总在河边等待客人的渡船竟然不见踪影,对面也看不到人≯前有一块写着‘船主有事≡等’的木牌,挂在岸边的树上

    不等又能如何河面有一百多丈宽,听船主说深处有两丈,再好的轻功也是无奈和

    他把缰绳系在鞍子上,轻轻一拍马身,坐骑自去路边肯草

    水面与河堤路面差有三尺,客人和车马上船全靠江踏子≯前这个江踏子是由直径两匝的木桩子打在水里,木梁架在木桩上,长两丈宽一尺的木头踏板并排搭在木梁上,向河里倾斜连接船与岸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