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可惜最后母亲的天性还是战胜了一切。 当婴儿那虚弱无力的哭声,在冰冷的医院回荡时,她终于心软了——她接受了这个新生命。 这场战争让她失去了一切,但是……却给了她一个女儿。 于是在战后艾丝玛毅然决然地成了一个单身母亲。靠微薄的救济金和亲戚的支援以及打零工,勉强度日。 因为种种特殊的原因,艾丝玛撒了一个善意的谎言,向女儿莎拉隐瞒了身世,声称她的父亲是个烈士。 于是像当地很多单亲家庭的孩子一样,莎拉一直以为自己的父亲是个烈士,所以内心深处非常骄傲。 可惜谎言终究有被拆穿的时候。 当莎拉12岁那年,因为学校要组织郊游,所以需要200欧元的巨款。只有烈士子女可以免费,但需要提供一张证明。 这令艾丝玛有些措不及防,因为她拿不出证明,于是她决定找亲戚筹钱。 可惜穷人的朋友也是穷人。 老人们的退休金连自己都养不活,年轻人则是在工厂里没日没夜地干活,哪里有钱借给她。 于是为了不伤害女儿心中的骄傲,她只能选择瞒着女儿去夜店打工。而后果可想而知,只是这里的施暴者变成了同胞罢了。 她开始想起那段让她痛不欲生的记忆。 当女儿和她玩闹的时候忽然跨坐在她身上,这种在噩梦中无比熟悉的举动,顿时令她情绪失控,当即就一把将女儿推倒在地。 最后,在不断的追问之下,莎拉终于知道了真相。 于是,又是一场内心世界的崩塌。 虽然经历种种变故之后,莎拉和母亲和解了。但是这场战争带给她们的伤害,将永远存在。 影片的最后,当站台上艾丝玛和莎拉母女隔着车窗挥手道别时,看着镜头一点点离站台上静立不动的艾丝玛远去,张牧忽然明白导演的意思。 这个民族的苦难一直都在,当暴行发生时,当年的那个艾丝玛就已经死了。 当看到这里时,张牧忽然有种将卢川抓过来,让他好好看看这部电影的冲动。 让他明白,有些话、有些事,是不能错的。 陈诗人就算是再矫情,可是他至少没有自大到试图替先烈们原谅那群人渣。 而那段惨烈的过去,也不是他能拿来彰显自己艺术思想工具。 因为,他没有资格!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