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保护民族品牌-《七零大杂院,嫁病秧子老公是厂长》


    第(2/3)页

    “前几天我去百货商场,里面的纺织品柜台萧条的不行,现在大家只认如舸的产品,百货商场根本卖不动。”

    许兰芳说道。

    苏舸也时常会去百货商场看一看,过去是为了关注南方纺织品的流行趋势,不过现在不需要了,元丽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给她寄来最新的产品手册,都是南方最流行的款式。

    如今苏舸去百货商场,仅仅是出于考察市场的目的。

    百货商场的萧条她全部看在眼里。

    萧条的不仅仅是纺织品柜台,其他好些柜台的顾客也少了许多。

    自由经济下,开店卖货的人越来越多,款式也更多元化,大家可选择性多了,百货商场又贵款式又旧,已经不再是人们买东西时的第一考虑对象。

    苏舸心里清楚,再过个几年,到八十年代末,百货商场会经历一次大改革。

    然而那次改革并没有挽救百货商场的颓势,几年后它最终宣布倒闭。

    “我好些同事家里用的都是如舸的产品。”

    方慧文说。

    她仍然在原来那家街道办工厂上班。

    之前小小的街道办工厂,在厂长因为和范玲玲乱搞出事后,换了一个年轻有为的厂长,短短几年带着街道办工厂不断发展,现如今已经是个中等规模的工厂了。

    苏舸道:“你们厂的洗发膏也特别好用,我一直在用着。”

    方慧文所在的厂子生产日化产品,主打产品是一款洗发膏,气味清香,洗头发不起头皮屑,洗完很清爽,苏舸觉得比后世好些国际大牌要好用多了。

    “对了,你们厂想不想扩宽市场,把洗发膏销到外地去?”

    苏舸问。

    “我们厂长好像有这个想法,但没有渠道,听说外地日化产品竞争很激烈。”

    苏舸笑笑,“我很看好你们的洗发膏,找个时间我去跟你们厂长谈谈,如果可以,我打算拿下南省的经销权。”

    元丽莎在南省人脉很广,那到经销权后可以让她去打开市场。

    只要有钱赚,元丽莎必然会答应的。

    其实想要推广这款洗发膏,苏舸不单单是为了赚钱那样简单。

    她记得到了九十年代,国外的大牌洗护用品蜂拥进入国内,用各种手段抢占国产品牌的市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