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绝对是整个华夏的航海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郑和七下西洋,船队之盛,规模之大,古今少有能与之相比!】 【在西方各国还在不断纷争的时候,在匈奴为了地盘打得头破血流的时候。】 【朱棣已经将手伸到了广袤的大海之上!】 大明,永乐期间。 朱棣挺起胸膛,眼神之中尽是骄傲。 他就知道,这下西洋的决定,是没错的! 虽然一开始确实是为了寻找失踪的建文帝,但走着走着就发现,世界原来如此辽阔! 而郑和下西洋贸易得到的金钱,表面上没有多少。 其实暗地里全都作为五次出征漠北的军费了! 郑和他毕竟是朱棣亲手提拔上来的,对自己,对皇室,对大明是绝对的忠诚。 挣到的钱,自然都交给了皇族。 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大臣反对,无非就是他们无法从下西洋贸易中抽取油水! “哼,现在天幕之上说了这是利好后世的大功德,朕倒要看看那些大臣还敢不敢反对郑和下西洋!” 天幕之上,声音继续。 【当然,其中的遗憾也是有的,那就是郑和只是下了西洋,若是远赴东洋,登上那片岛屿,找到那些身材矮小的倭寇。】 【那些倭寇在后世,对华夏民族,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若是将其灭族,那对于华夏,甚至对于整个世界,都是大功一件!】 【但很可惜,朱棣错过了这个能让自己千秋万代的机会。】 大明。永乐时期。 朱棣眼睛微微一眯,猛然想起。 “那些身材矮小的,不就是在盘点乾隆的时候出现过吗?!” 虽然离盘点乾隆的时间已经过去了良久,但华夏子孙被入侵者肆意屠杀的场景,还清晰的存在在朱棣的脑海里。 念级此处,朱棣脸色阴沉,厉声道。 “征讨漠北的事情可以先放一放,先把经费给到水军。” 他望向东洋,目光中带着浓浓的杀气。 “若是朕不知道也就罢了,可现在仙人明明白白的告诉朕了,那朕绝对不会装作没听见!” “就算我中途出现意外,你们也要出征东洋,明白了吗?!” 感受到自家老爹语气中那不容质疑的决心,三个儿子纷纷沉声答应。 天幕之上,那恢弘的声音做出最后的总结。 【朱棣虽然造反篡位,但上位之后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对内安民,对外强硬,开创永乐盛世。】 【国家富强,民族和睦。】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