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一部分提供给苏景云部队使用,另一部分则转给江南。 朝廷省了一大笔军费支出,太子那边也获得了好处。 朝廷因此加封苏景云为淯阳伯,提领河洛、汉中、荆楚等地军政事务大臣,统管剿匪事宜! 柳明德、周克端、苏景文、李泉、张勇、程斌等人,俱有封赏。 有苏景云封锁淯阳府北境,流寇大军数次进攻而以失败告终。 最后,流寇折返关中,走子午道、傥骆道、金牛道等,直入蜀中。 开春,蜀中大旱,流民四起,从流寇者众多! 流寇势力大增! 其中,有李献忠者,自称奉天倡义大元帅,割据蜀中,以图自立! 河洛、淮扬、岱岳诸地,也有张姓、高姓匪寇首领,自立为王! 与此同时,百越诸地蛮夷下山掠夺。 整个大乾王朝,形势愈加严峻。 为保西南无虞,苏景云奏明朝廷,提兵西去蜀中,经过数战,歼灭李献忠大部,夺回蜀中。 李献忠余部从金牛道,北返关中。 苏景云加封淯阳侯,兼领蜀中、剑南、滇池等地军政事务大臣! 隆绪二十九年,皇帝驾崩。 京城之中,二皇子晋王篡改遗诏,矫诏登基。 为拉拢苏景云,加封苏景云为淯阳郡王! 赐九锡,假黄钺! 总领河洛、关中、淮扬、岱岳、汉中、荆楚、蜀中、剑南、滇池、岭南一切军政事务! 命其率军东进,收复江南诸地! 与此同时,太子在应天登基。 也同时加封苏景云为淯阳王! 总领之地,并无差异。 命苏景云北上,扫除奸佞,收复京师! 另一边,太子与二皇子大军,在岱岳等地相互攻伐。 得知消息之后,苏景云并没有表态。 反而命张勇南下岭南诸地,平定越民反叛。 另一边,与李泉、李二等人,率部北上关中、河洛,扫除匪寇,匡扶宇内。 榆林之战,苏景云灭李献忠部! 晋中之战,苏景云灭高寇! 太行之战,苏景云灭张寇! 河间之战,苏景云包抄二皇子所部! 二皇子大败! 李泉所部乘势北上,收复京师。 程斌所部率大军南下江南,迎接太子北上京师的呢估计。 路途上,太子加封苏景云为汉王! 赐九锡、假黄钺、总百揆、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剑履上殿、仪同三司、开太尉府、设相国衙! 又赐九旒鸾辂、黄屋左纛! 加领直隶、辽东、燕云、河东、云中、朔方、关中、陇右、河洛、岱岳、淮扬、江南、荆楚、汉中、蜀中、剑南、滇池、交趾、岭南、百越等省一切军政事务! 次年元旦,大乾皇帝以德行有亏,禅位于苏景云! 苏景云三辞三让后,登大位! 改国号为——大汉! 【全书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