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弹指二十载-《大明曹阿瞒》


    第(2/3)页

    所以不管黄鸣在官场上到底名声如何,在民间,他真就是万家生佛般的存在,说他是江南及时雨都不算夸张的。

    只是他能做的也就这些了,因为囿于身份,一切只能在暗中而为,还不能抢了当地官府的风头。

    当初的被千夫所指,以及这二十来年的冷遇,让黄鸣比之当初更加的稳重内敛,将近四十岁的他,无论行走坐卧,还是待人接物,都已经真正有了上位者的气势与风度。

    此时,见他从马车上下来,守在工部门前的两个兵卒立马就满脸堆笑地迎了上来,还为他迅速打起了雨伞。

    虽然天上落下的雨点既密且大,却未能沾湿黄鸣分毫。

    黄鸣也只是冲他们微微点头,就步履沉稳地朝着气派不凡的工部衙门内部走去。

    这儿毕竟曾经也是朝廷中枢衙门,一切格局规制都和北京的没有两样。

    占地数亩的衙门内,重重院落铺陈开去,抄手游廊上更不时有官吏走动,这倒是和南京官衙长久以来带给人的闲散印象多有不同了。

    在一般人看来,南京官衙除了兵部之外,几乎都是全无实权,甚至都没什么差事的养老衙门而已。平常时候,别说有官吏如此匆忙走动了,怕是连到衙门的人,都没几个。

    但今日的情况显然与往常大不相同,尤其是当黄鸣进入到二堂正厅,一眼望去,就见有二十多个大小官员尽数坐在那儿。

    他们一个个都神情肃然,还各自小声议论着什么,直到看见他黄大人迈步而入,这些人才迅速住嘴,然后恭敬地起身行礼:“见过黄侍郎。”

    “诸位不必多礼,坐下说话吧。”黄鸣冲他们温和一笑,又摆手道,自己则随之走到上方主位,当仁不让地坐了下来。

    直到见他坐定,满堂官员才各自落座,然后所有人的目光又都齐刷刷落到了他的身上,等着他开口。

    黄鸣也没有让大家多等,即刻道:“齐尚书因为身体有恙,便将此番大事交给本官。我希望大家不要有所懈怠,毕竟事关江南大局,无数百姓的身家性命。”

    众官员立马再度起身,齐齐称是。

    南京各衙官员多半都是在此养老的,如今工部的尚书也是一样。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