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不平静的2005-《上海凡人传》


    第(3/3)页

    日常言谈,难免就多说几句股票。

    不说不知道,一说才发现,身边几乎所有的同事,都有炒股经历,但除了几个深度被套,被迫长期投资的,目前清一色空仓状态。

    按照价值投资的逻辑,难道不是股票价格越低,越值得购买?然而同事们都很老道地摇头,冲着他只笑不说话。

    朱盛庸不信邪,继续买进。很快买到了20万的市值。

    朱盛庸对股市的乐观,遭到朱妈妈的无情嘲讽。

    朱妈妈从2001年观摩股市,2002年正式进入股市,到2005年的时候,已经经历了整整3年的熊市。市场培养了她的敬畏心和谨慎态度。

    而2005年的5月,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标志着中国资本市场股改的开始。

    同年8月,中国证监会等五部委联合发出《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的指导意见》,股改驶上快车道,预示着着a股进入了一个“同股,同权,同价”的新时代。

    这期间,qfii、保险、银行号基金、企业年金等众多新的资金渠道的扩容,为市场带来诸多不确定性。股改、沪深300指数正式推出、首支etf上市等,使得中国证券市场新生事物层出不断,和国际接轨的步伐在加速迈出。

    保守的朱妈妈被市场的变化吓坏了,生出悲观的预期。她滔滔不绝向朱盛庸分析利弊,理论一套套一套的。

    朱盛庸听,但不信。

    他只认定一点:便宜!

    股价这么便宜,将来的升职空间肯定大呀!

    朱盛庸仍旧一万、两万地购买股票,很快去了40万。

    朱妈妈见儿子冥顽不化,挫败感四起。她试探性地问朱盛庸:“你到底打算什么时候买房子?我借钱给你可不是为了让你炒股的!”

    (本章完)


    第(3/3)页